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建文明生态环境 烟台构筑绿色发展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全市“工作落实年”大会和全市城镇化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展现全市环保系统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突破,全力推进“生态城市、美丽烟台”建设工作的生动局面,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市环保局与烟台日报联合推出“强化环境?;ぁ〗ㄉ杳览鲅烫ā弊ɡ?,敬请关注。

  眼下,漫步于牟平区鱼鸟河畔,两岸杨柳依依,花草茂盛,清澈的河水中……眼瞅着赏心悦目的场景,钓鱼“发烧友”于海涛感触颇深。“前几年这条河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谁都不敢靠近。这两年治理后,河水逐渐变好了,鱼也多了,经常有成群的白鹭来觅食,特别漂亮?!?

  鱼鸟河的嬗变,是烟台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战略,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环境?;び刖梅⒄雇焦灿⑷擞胱匀缓托诚啻Φ目蒲Х⒄沟缆?,实现了经济实力和环境质量“双提高”、能源消耗和排污总量“双下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下降了2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9.42%和13.61%。自2008年省政府对环境?;すぷ魇敌小耙越贝埂笨己艘岳?,我市连续四年荣获一等奖,并成为第一批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荣获“中国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城市”等多项国际性、国家级荣誉和品牌。

  大联防———守护蓝天白云

  坚持把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提高空气能见度作为优化宜居环境的着力点,烟台市从破解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入手,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完善环境保护部门联动制度和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运行机制,形成各县市区联防、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近年来,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2年达到94.5%,创历史新高,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连续4年位居全省首位。

  改善空气质量,先拿重点工程“开刀”。今年,全市将重点推进火电、水泥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国电蓬莱、山东百年电力、龙口东海热电、冀东水泥、华电莱州电厂炉外脱硝工程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建成,发挥减排效益。市环保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公室主任谭悦文告诉记者,烟台将通过“上大压小”加快燃煤电厂老机组、小机组的关停,基本淘汰完立窑水泥生产线。

  围绕防治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我市对出租车全部进行了双燃料改造,投入5000多万元,更换了200多部天然气公交车。稳步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工作,在11个县市区新建了14个机动车排气环保检验机构和功能完备的机动车排气检测监控平台。进一步完善防治扬尘污染长效机制,对市区各类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源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完成颗粒物治理项目12个,削减烟尘排放量790吨,有力地遏制了扬尘污染的反弹。

  大投入———呵护碧水绿波

  烟台把饮用水源地?;ず土饔蛭廴痉乐巫魑繁9ぷ鞯闹刂兄兀源笸度氪肪郴∩枋┐笊?,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水。2008年,市政府编制《门楼水库水源地保护规划及实施意见》,确定分3个阶段,投资10个亿,对门楼水库及夹河流域水源地保护实施了以造林绿化、化肥和农药减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和畜禽养殖清洁工程为重点的26项水源地?;すこ?。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近年来,全市相继实施了15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新改扩建工程,使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污水处理一级B以上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城镇以上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已由2005年的50万吨/日提高到50万吨/日。省控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达标率、全省重点监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效监管考核,烟台市均名列全省前列。目前,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56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80.5%。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各项经济用水指标领先全国。

  大监管———营造洁静环境

  烟台还把营造洁静环境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探索建立起“村收集、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模式,目前,全市近70%的村居实现一体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940吨/日,生活垃圾清运能力提高到2940吨/日。烟台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十一五”科技示范项目,工程全部完工后,市区将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标。突出加大了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的整治力度,建立了施工噪声投诉24小时查处机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功能区标准要求范围内。

  市环保局局长姜青山说:“我们将牢牢把握‘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努力实现“一个削减、两个提升、三个改善”,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建设生态烟台、美丽烟台?!?

局长谈环保:

  加强环境?;ぁ〗ㄉ杳览鲅烫?nbsp;

    烟台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姜青山  环境?;ぷ魑拿鹘ㄉ璧闹髡蟮?,是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近年来,我市环保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管用的措施,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水源地?;ず涂掌柿扛纳乒ぷ?,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要强力推进污染减排。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综合协调推进机制,紧盯“四厂(?。┮怀怠保ㄎ鬯沓?、火电和水泥厂、高污染企业、规模畜禽养殖场、老旧机动车)项目,扎实推进159个污染物减排项目,发挥减排工程应有的环保效益。

  要深化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すぷ?。以省控河流为重点,按照“属地管理、一河一策”的原则,综合采取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源提标改造、河道清淤、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大力实施界河、五龙河、黄水河、大沽夹河等15个流域治理工程,确保年内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

  要着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治理为重点,扎实做好污染整治工作。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建筑施工现场的执法力度,杜绝扬尘污染。严格落实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前置原则,未取得环保标志车辆不予年审、不准上路,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化对重点排放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做好重点废气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推动城乡污水处置一体化,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村镇面貌和自然环境同步提升、良性互动。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