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合唱团里歌声飞
儿童乐团
书香阅览室
舞蹈大厅
只楚辖区有13个农村居民区和2个城市社区,一直以来,街道发挥优势,发掘文化潜力,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只楚五分钟文化圈”。15个活动场所自北向南依次排开,真正实现了居民从家中出来五分钟之内就能到达一个文化场所,也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村村有阵地这一建设目标。便捷的文化场所、齐备的文化设施、多样的文化形式,让辖区百姓可以随时随意搭上“只楚文化快车”,享受近在身边的文化乐趣。
5月11日,恰逢周六,记者来到只楚园(街道),跟随文化站牟经宾站长,开始了一天的“只楚文化之旅”,也真切感受到了文化建设给只楚人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芝水站:可同时容纳300人活动
谈到只楚的文化工作,牟站长就像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关爱,“我们平时的文化节目涵盖了健身舞、腰鼓、锣鼓、太极、交谊舞、秧歌、戏剧、书法等20多个项目,可以说是村村有文化特色,村村有特色文化呐”。记者从牟站长神采飞扬的介绍中,能深深感受到他对文化工作的热爱。
车行不远,我们就到了芝水文体中心。刚上三楼,《荷塘月色》那悠扬的旋律便吸引了记者。循声而去,只见宽敞明亮的舞蹈活动室里,二十几个大叔大姨舞步飞旋,正在尽情感受优美音乐中交谊舞的无限乐趣。说话的工夫,牟站长把记者引到了隔壁的棋牌室。
记者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到了里边传来的阵阵争辩声和笑声。一个不服输的大叔,为一副牌跟满桌子人争得不亦乐乎,惹得旁边的看客哈哈大笑?!昂们颍±贤跄阏媸窃嚼显搅榛畎。 ?
记者来不及一起分享棋牌室里的欢乐,就被旁边的喝彩声吸引过去了,原来乒乓球室里正在上演激烈的对决。两位大叔精神抖擞,只见他们辗转腾挪、你推我挡,左削右攻、斗智斗勇,攻防之间令人目不暇接。旁边的观众看得更是起劲儿,笑声、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罢飧鲋ニ奶逯行暮臀颐墙值赖娜褐谖幕疃行氖呛隙坏?,有1500平米,台球室、兵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一应俱全,能同时容纳300人同时活动呢!”牟站长一脸自豪地继续介绍:“四楼是一个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只楚位置很偏,孩子要想学点儿课外的东西得跑很远,很费劲。
有了这个培训中心,辖区的孩子们来学跳舞、书法、画画、乐器、小主持,课余生活丰富了,孩子们开心,家长也放心?!碧拍舱境さ慕樯埽钦哒嬗械愠跃?,不来走一圈,不亲自感受一下,真的不知道只楚这个城乡结合部竟然蕴藏着这么强大的群众文化力量。尽管这才是第一站,但记者已深深感受到了娱乐文化对于只楚人民生活的意义。
戏曲活动室:唱的是国粹,练的是精神
记者走进戏曲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满满当当的书法作品,整个屋子显得艺术气息特别浓?!拔颐鞘榉ㄐ崞绞本驮诶镂莼疃?,这都是他们写的?!蹦舱境じ嫠呒钦摺4耸?,老会长牟其明正在带领五位阿姨级别的“铁梅”排练《红灯记》选段,那唱腔余音绕梁,那眼神拿捏到位,那身段有板有眼,真是唱念做打样样精通?。 拔颐窍非峄鹱拍?,只要开门,就有老多人过来唱。尤其是冬天,这里给供暖,连福山、招远的都特地跑过来,最多的时候能来二三十人。大家唱的是国粹,练的可是精神!”说完,牟其明还给记者摆了一个京剧的招牌亮相动作。
从戏曲协会走出来,二胡、单皮鼓的声音还一直回荡在耳边,对于记者来说,打动内心的不仅仅是老票友们字正腔圆的唱功,更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热爱。
北上坊站:农民书屋,老百姓来充电
告别了芝水戏曲协会,记者跟随牟站长来到了北上坊的群众活动中心?!叭媚憧纯丛勖抢习傩兆约旱耐际楣?。”牟站长的关子终于卖完了。
记者跟随牟经宾来到二楼,左手边第一间就是农民书屋,几位大姨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呢。房间不大,但整洁明亮。两个大书柜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籍,旁边是张大桌子,十多个板凳靠墙放着,布置虽简单,却不失学习的氛围。
记者踮着脚悄悄走了进去,来到书柜前翻看着。书的种类还真不少,党建、农林、渔业、体育、名著、戏曲、烹饪……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闺女女婿快回来了,过来学几道新菜,等做给他们尝尝?!崩畲笠炭吹郊钦叽展纯此掷锏氖?,笑嘻嘻地告诉记者?!拔颐钦馐槲莼乖谕晟浦?,准备是打造省级图书室呢!到时候你再过来参观参观?!蹦舱境ば判穆厮?。
只楚style,幸福生活high起来
本次“只楚文化行”的最后一站是只楚居民区文体中心。记者对这里并不陌生,因为这里早就是小有名气的“娱乐圣地”了。干净开阔的广场上,凉亭、滑梯、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绿树红花间“共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只楚”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台球室、乒乓球室、图书室、舞蹈室、亲子家园活动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一字排开,光看这些活动场所,就能想象到这里的人们平时生活得有多丰富多彩。“来来来,我们舞蹈队刚排练完一个舞蹈串烧,你快来给我们点评点评!”舞蹈队长刘阿姨看到记者来了,连忙迎过来,热情地把记者请进了舞蹈活动室里。舞蹈先不看,单说这服装已经把记者镇住了———翠绿的套装,配上嫩黄的小披肩,像神了一簇簇迎春花,叫人怎能不眼前一亮?记者还没感叹完这满目的“春光”,音乐已经响起了。十二位阿姨动作整齐、步伐轻盈,带着满面的笑容一口气拿下了《火了火了火了》、《最炫民族风》和《江南style》三支舞蹈。千手观音、骑马舞,一个个经典造型看得记者目瞪口呆。
“这些舞蹈都是他们根据网上自己编的,这个广场啊,晚上更热闹,学交谊舞的,打羽毛球的,练健身操的,还有孩子们嬉笑打闹,一晚上二三百人呢!”牟站长给记者描绘着一副祥和温馨的“文化夜景图”,记者仿佛看到了月光下只楚居民脸上的幸福和快乐。(记者 衣文萍 通讯员 吕珊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