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最美教师”群像:师德在平凡中闪光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将至,平凡而伟大的老师,总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三尺讲台上,他们用粉笔挥洒激情,用生命熔铸崇高,寒来暑往,用心血浇灌花朵,用赤诚培育桃李,为我们留下永远的感动。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带您走近我市教育战线上部分优秀教师、先进教育集体当中,去聆听他们平凡又辉煌的事迹。

    莱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李晓英———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李晓英,莱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二十年来,她把最特别的爱给了最特别的折翼天使。

  特校的孩子,有的在智力、体格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听力损失严重,或智力残疾,有的是始终擦不完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

  刚工作时,李晓英第一次为班里的一位男生擦洗身上和裤子里的大便,学生却不好意思地一直捂着下身对她说:“妈妈才这样?!奔柑旌螅芄吹莞钕⒁徽胖教?,展开一看,五个笨拙歪斜的字映入眼帘:“老师、妈妈、爱”。她笑着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一封“情书”。

  为了能让聋儿张口说话,在学习舌根音“g”时,李晓英让孩子把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每天下来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只要听到学生发出的正确声音,我就和服了兴奋剂一样,讲起课来特别高兴?!笔嗄甑牧逃诶罾鲜ι砩狭粝铝四岩阅ㄈサ睦佑 祷翱谛涂湔牛锼俸苈?,说着说着常常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手势。

  与聋儿相比,教智障孩子是更大的考验。上厕所、用手纸、穿衣服、擦鼻涕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小事,智障孩子都需要长期训练,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特教老师的耐心和毅力。一个简单的筷子训练,李晓英手把手和学生一起从“抓、捏”开始,最后再练“夹”,有的学生要两个多月才学会用筷子。

  常有人感叹特校的老师没有桃李芬芳,可当聋哑学生喊一声“老师好”;当毕业的智障学生打来电话说一句简单的“老师我想你,给你好吃的”时,李晓英说“我们的快乐你们体会不到。我很荣幸,选择了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这里我既能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又能收获一份份简单的幸福。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孩子们的好老师、‘好妈妈’。”YMG记者 林媛 通讯员 姜旭东

    招远市张星镇英里完小副校长刘洪英———

    教学比生命更重要

    今年48岁的刘洪英被多种疾病缠身,记忆力衰退、四肢无力、时常还会晕厥,即便如此,她从没有离开过教学岗位,在她看来:“一名教师离开了学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刘洪英现任招远市张星镇英里完小副校长,还担任着四年级一班的数学和思品课老师。1983年8月,刘洪英做为一名代课教师,踏上了三尺讲台。30年来,她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这个阵地上,从代课教师到教学能手,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英里完小地处张星镇石材工业区,随着外来打工者的增多,转来英里完小借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和学习基础都很差。为了能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借读生和当地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获得温暖,她以身作则,并带动和教育其他老师和学生做到不歧视、不轻视,从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关心体贴他们,让外来孩子们在短期内适应新环境。由于对学生关怀备至,刘洪英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刘妈妈”。

  然而,亲切和善的“刘妈妈”没能逃脱病魔的手掌。2000年,由于急性胰腺炎耽误了治疗,刘洪英患上了糖尿病。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她买了缓解病情的药物,瞒着家人偷偷藏起了查体单,直到放暑假,才到医院接受治疗。2010年又被查出患有脑垂体瘤疾病,垂体泌乳素指标是正常人的十倍还多,由于垂体瘤的压迫,她的记忆力大大减退,上课时经常感到视力模糊,四肢无力,有时还会产生晕厥现象。但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她坚持保守治疗,靠药物控制,始终没离开工作岗位。她说:“只要能站着一天,我就要用心干好我的事业?!?/p>

  数年来,刘洪英教学硕果累累,但她最看重的是孩子们的成长,她说:“离开从小就渴求的教育事业,离开深爱的学生,我的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盰MG记者 魏文杰 通讯员 刘长江

    莱阳市沈家初级中学教师赵焕利———

    超前探索语文教改

    “担当责任,向上向善?!贝咏?6年来,莱阳市沈家初级中学老师赵焕利始终以此为追求,把教学工作从一种职业变为一项事业。

  1987年从莱阳师范毕业后,赵焕利心怀“要为家乡的教育出点儿力”的想法,回到初中母校莱阳市沈家初中当了一名语文教师。20多年来,他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在语文教学领域的不少做法表现出了超前的教改意识。1989年,他就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大量读写,这一做法比1997年烟台市教科院在全市推广的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学改革提前了7年。1996年,他再一次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变“讲堂”为“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展。这一做法比2001年教育领域提出的“异步教学”、2004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思想提前了至少5年。2002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他又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计算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的思考和实践比市教科院2008年提出的建设高效型课堂提前了9年。

  痴迷于教研,更痴情于学生。做为班主任,赵焕利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大家长”,对学生无微不至。赵焕利家里并不富裕,妻子务农,两个孩子上学,家庭收入主要靠他一个人的工资。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进步,他经常自费买些小奖品,费用由每年百十元,到后来每年二三百元,到现在每年600多元。

  20多年的付出,赵焕利教学研究成果斐然,也因此荣获了诸多先进称号,面对荣誉,他很淡然,任教的初衷也从未改变,就是要把最初的热爱变为一生的坚持。YMG记者 魏文杰 通讯员 孙凯 董洪雷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