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志愿者清理垃圾
环境卫生变整洁了,规范马路市场道路变顺畅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使市民的业余生活更精彩了……烟台市芝罘区华茂小区老住户张树勤对周边环境的变化感慨颇多:“现在生活环境大变样,这么好的环境,咱老百姓住着舒心!”
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对基础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的老城区来说不是件易事。烟台市芝罘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将文明城市创建与日常城市管理紧密契合,让难事变成现实,“文明风暴”席卷全区。为解决文明城市创建“一阵风”、成效难巩固的问题,芝罘区于年初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的意见》,根据国家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测评内容,结合区情,形成了包含7大板块51项的《考核细则》,采取“每周一检查,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调度”的方式进行日常督导检查。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烟台市芝罘区基本形成了组织领导健全、任务分工明确、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到位的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实现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各类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5000多处,清运垃圾4600多吨,清理野广告10万多处,清理占道经营等4万余处、马路市场30余个;规范农贸市场10余个、整治违规再生资源站点50多处;对辖区800个660升垃圾箱进行了更换,对7座水冲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更取决于这座城市是否具有“精气神儿”。而这种“精气神儿”,正源自形式丰富的精神文明及道德建设活动的点滴累积。近年来,烟台市芝罘区始终将道德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完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道德模范的评选工作,全区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事迹感人的道德文明先锋,先后有110多人获得市、区道德模范称号,2人登上中国好人榜,12人入围“山东好人———每周之星”。在“小巷总理”、“山东好人”安立盛,烟台“十佳母亲”孔德娟等一大批身边榜样的引领带动下,学模范、做模范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烟台市芝罘区还将“四德”工程建设与“道德讲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在社区(居民区)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还在各街道、中小学校和各级文明单位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各类“四德”典型和道德模范感染人、促进人的作用。全年各单位组织600多期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优秀党员、身边榜样、“四德”典型等300余人作为主讲人,市民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此外,还打造了“善行芝罘·微公益”志愿服务品牌,在基层群众中积极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和“举手之劳,日行一善”的模式,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场次,服务3.5万多人次,掀起了全民参与“草根公益”的热潮。(烟台日报 通讯员 李勇 李雨浓 记者 刘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