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过去参加志愿服务心里常常感到不舒服,有些单位有些不尊重志愿者,甚至将志愿者当免费劳动力?!敝驹刚哒增嗡担驹阜窠驳氖欠钕?,但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能获得短期效果,而不利于支撑长期发展。
赵鑫所讲到的现象或将成为历史,近年来,烟台在制度上推出了一些关爱志愿者、温暖慈善义工的举措,使“好人得好报”的观念被大力渲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被广泛认同。
“爱心账户”储蓄服务时数,让好人有好报
“将志愿服务记录卡、慈善义工服务记录册同时作为‘爱心帐户’,储存累积服务时数,以此作为获得相应荣誉的重要依据并可在自身需要时得到志愿服务?!毖烫ㄊ形拿靼旄敝魅吻ū硎荆壳把烫ㄒ恍┲驹刚咦橹丫际敌小爸驹阜穸一弧?。
“我们现在有三个慈善定点关爱医院,定期为优秀星级义工提供免费服务;在‘温暖烟台’慈善项目中设立了专门针对义工的救助项目,使特困慈善义工在无私奉献他人的同时,优先得到慈善救助?!毖烫ù壬谱芑岣被岢け偾毂硎荆壬埔骞ひ丫纬闪艘徽椎募だ?。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刘艳蔚向记者介绍了学校开展的“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评奖选优相结合”的模式。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体系,要求全院学生每学期完成不少于2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国家、学校奖助学金、评先选优、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
“我们在志愿服务中探索推行了‘互助服务’的活动,对参加志愿服务满200小时的志愿者,可优先获得等量的回报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烟台幸福街道开源社区主任张爱娜告诉记者。
如今,好人有好报有了制度化保障。烟台对遇到困难的道德模范、烟台好人、优秀志愿者、慈善义工优先实施救助;出台《见义勇为奖励保护实施细则》,从家庭抚恤到就业、子女入学、入伍、住房、就医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实行积分制度,并与推优、评优、入党等相联系;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开办慈善医院、慈善学校、慈善养老机构等产业给予优先办理,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相关费用方面给予优惠。
项目筛选对接,志愿服务告别“一阵风”
一到儿童节,扎堆的志愿者来到儿童福利院,一到重阳节,志愿者们一阵风地冲进养老院,一到雷锋日,无数志愿者跑到大街上扶老人过街……这样的“一阵风”志愿者服务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城市文明的诟病。
在多年的志愿服务实践中,烟台的志愿者管理部门也发现,“扎大堆”、“一阵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志愿服务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合理。“为此,我们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筛选、对接机制建设,推动统一性项目与自主性项目互补联动,重点建立健全了3+1服务项目筛选、对接机制,即抓好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三类项目的‘菜单式’志愿服务,同时积极创开展‘自助式’志愿服务?!鼻ㄋ怠?
除此之外,烟台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新闻热线、政务热线、服务热线、社区信息栏等平台,开辟志愿服务供需信息交流渠道,在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架起桥梁,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志愿服务创造条件,增强志愿服务的即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为志愿服务工作“强骨输血”
烟台有一支学雷锋烟台市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2009年成立后,每次活动经费都是自己筹集。
“服务队有两个由小企业老板组成的队伍,一个是外省人员在烟台开办企业的服务分队,一个是本地人做企业的服务分队,他们非常的有爱心,只是企业事情比较多没时间参加活动,那么他们就出活动经费来支持服务队的正?;疃?。”队长王建光说,大家集资10万余元购买了音响、摄像机、照相机、威风龙鼓等设备、有配套的活动服装、绶带、帽子、条幅、板凳。每年下乡做志愿服务的租车费用、午餐费用、矿泉水费用、设备维修费用等大约3万元都由这两个服务分队负责。
许多“草根”志愿者队伍并没有这样的资金来源,本来就生活不富裕的志愿者,出钱又出力。烟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注重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投入,建立完善了财政支持、社会募集、群众参与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志愿服务工作“强骨输血”。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落实慈善事业发展和支持志愿者、义工活动经费,实施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计划,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回馈奖励机制。通过举办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三关爱志愿服务、?;っ怕ニ庵驹阜竦然疃?,募集志愿服务基金460万元。建立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冠名基金募集机制,全市慈善基金募集增长迅速,目前烟台市共有27支单位冠名基金,40支个人冠名基金。其中单位基金认捐额度最高的企业达到300万元,个人最高为12.6万元。
烟台还建立了群众“微捐”渠道???6800666捐款热线,市民拨打一次电话即捐款1元。在银行、商场、医院、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置慈善捐款箱,方便市民随时奉献爱心。举办慈善晚会、义演、义卖、义赛、义拍等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近年来,烟台市慈善总会共举办慈善公益活动215次,与5家企业举办销售附捐活动,募集资金400多万元。他们还在高校设置“爱心超市”接受社会各界的“闲物捐赠”,资助困难学生,实现了“爱心大循环”。(胶东在线 记者 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