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青年人以特殊的使命。昨天,自由和理想是主旋律,青春的脚步和故事从未间断;今天,开拓和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青春的梦想和希望永不停歇。
眼下,烟台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创新实践,唱响了全面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嘹亮乐章。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却以同样火热的激情、不懈的奋斗书写着无悔的青春之歌。
“作为一名工程师,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对于海工制造业来说,没有进步就等同于失去了灵魂?!?999年大学毕业后,滕瑶踏上了从事海工设计工作的道路。先后担任过技术员、技术部经理、技术中心总监等职务,现在成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作为科班出身的滕瑶,他深知创新精神在行业中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猎新”的状态,滕瑶刻苦好学、勤于钻研,虚心向老同志学技术?!暗钡谝凰彝耆哂凶灾髦恫ǖ陌肭笔狡教ń桓妒?,更加坚定了我在海工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滕瑶主持研发设计了我国第一艘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潜式平台,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该平台的成功交付标志着高端海工平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滕瑶参与了具备中国特色的海工总装建造模式的研究与验证,并成功主持设计了该海工建造模式中的核心装备-2万吨门式起重机,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协会最佳机械成就奖。该建造模式及其核心装备2万吨门式起重机颠覆了海工平台的传统建造模式,该模式及该吊车被国际海工刊物报道并大量转载,在高端海工平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提升我国尖端海工技术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突破海工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滕瑶带领他的团队,与大学、研究所、船级社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以世界级眼光制定实施计划。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从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到详细设计、生产设计的完整设计链,国际上独具特色的总装建造模式,使来福士船厂具备了每年并行设计和建造4—6座深水半潜式平台的能力,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在团队建设期间,滕瑶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及团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并建设了第一个适用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ECDMS,此平台第一次在我国海工研发设计过程管理实现了无纸化,大大提高了设计团队协同效率。
滕瑶作为设计团队直接负责人的8年间,将一个70人的仅具有生产设计能力的技术团队带领成为一个具有700名设计人员、能力覆盖高端海工产品全设计流程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设计团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专业的海工研发设计团队。
孩子刚满8个月,赵明早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今年32岁的赵明,现任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绿叶投资集团团委委员。参加工作以来,她累计为公司申请到科技扶持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为入园企业和人才申请到人才计划16项,争取到人才创业启动资金1000多万元。
2013年,赵明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项目密集度较往年增大许多,新接触项目的比重也显著增加,“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问题日显突出,而当时赵明已有身孕。
团队成员多为新人,缺乏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赵明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工作中。2013年1到8月,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赵明顶住工作压力,克服个人怀孕妊娠反应,带领部门成员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各项科研管理工作和招商政策申报服务工作。
2013年8月19日,公司申请的一个国家重大项目进入第三轮资料准备的关键阶段。赵明及其团队为了此项目已经忙碌了大半年。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完成许多细节工作,需要迅速与公司内外部沟通协调,提供有理有据的资料补充。这个时间距赵明的预产期只剩下七天。但她依然带领团队工作在第一线,统筹和指挥着部门工作高速运行。当晚,赵明工作到了十一点三十分。第二天,项目申报工作照常进行,忙碌而有序,下午,领导们收到了赵明的汇报邮件,大家都忘了她的预产期已经到来。8月21日上午,前一天还在加班的赵明,早上已经生了,同事们惊讶一片。
正是凭着这样的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一股永不服输的干劲,赵明在岗期间从未缺席过一次晚间、周末以及节假日加班,多次加班至凌晨,工作中也投入比他人更多的精力,一直坚持加班工作到了生产的前一天,以实际行动感化和带动全部门的同事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紧急而重要的工作任务。2013年,其所在团队累计为公司申请到各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一千多万元,为公司的科技研发和科研条件建设争取到了有益的资金补充,同时,为入园企业和人才申请到人才扶持计划6项,争取到人才创业启动资金300多万元,为招商和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1982年出生的蒋强,拥有着令人羡慕的称号:硕士学位,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山东金都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更有着令人钦佩的胆魄:解决公司在管理、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发展瓶颈的问题以及岗位工作上欠缺流程、标准等现象,主持实施了“业绩提升,流程再造”项目工程。
借鉴澳大利亚及北京等地大型百货业的经营特色,蒋强对公司百货业态的商场布局进行了形象再造规划设计,对经营的品牌结构进行了优化组合,对引进的国际化大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重点突出“青春、时尚、高档”的特色定位,使商品结构保持最佳组合。
按照“顾客的需求高于一切”的理念,蒋强推出了阳光服务、首接服务、诚信服务、准确高效服务、文明服务、送货服务等服务项目,开设了“一元钱送货”业务,坚持微笑迎宾、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专业解答,实行“可退可不退的以退为主,可换可不换的以换为主,责任分不清的以我为主”的退换货制度,让消费者切身体会到“进店如到家”的感觉。
蒋强把“菜篮子”和“米袋子”等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通过严把进货渠道,降低进货价格,降低毛利空间,降低零售价格,把大部分“民生”商品的“涨价”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市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蒋强提出了发展连锁网络的规划,目前,已开设连锁店21家市区店、4个镇级店、400多家农家店。市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更加便捷,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同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为社会下岗、失业职工和无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先后投资130万元帮扶贫困村张星镇蒋家村、齐山镇银庄村建设2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硬化街道路面,发展大樱桃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帮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积极开展与贫困母亲手拉手活动,常年帮扶6位生活贫困的母亲;大力开展“爱心零钱捐”活动,每年的捐款金额都在10000元以上;积极运作“爱心超市”,帮扶贫困儿童,让他们能够安心上学。另外,蒋强同志每年还积极参与到奉献爱心等公益活动中,每年个人捐款捐物都在20000元以上。
怀着对家乡的浓厚感情,揣着让北城阳脱贫致富的梦想,放弃了小有规模的企业,2007年,三十而立的王洪军回到了老家海阳北城阳村,成功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6年来北城阳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如今的北城阳柏油马路直通山海路,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夜晚华灯绽放、文化广场舞曲优扬,村民尽情享受这美丽和谐的新生活。
初回北城阳村,摆在王洪军面前的是一个有名的落后村。上任之初,王洪军便马不停蹄地走访村里的党员和群众,摸清村里的实际情况。通过掌握的情况,王洪军决定从整治村容村貌村风入手。但当时的北城阳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几年没发一分钱工资,人心早已涣散,没有了工作激情和动力。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成为了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让村委会成员形成一股绳,凝聚成一股劲,王洪军自掏腰包将当年所欠的村委会班子成员的工资全部付清,还拿出5万元用来整修村里的道路、架设了路灯,村民看到了他们领头人办实事、干大事的决心。在王洪军的感染和带领下,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仅用了两个多月,就使北城阳的各条街道告别了多年来脏乱差的局面。晚上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村庄,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为帮村民致富,王洪军新建蔬菜大棚52个,养殖基地8个,并带头成立“北城阳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北城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大棚蔬菜品牌化推向市场,2012年,成功招商青岛“六和”集团,在村南建起占地237亩的有机蔬菜大棚。将“六和”的高端种植技术与本地资源相结合,带动村里原有蔬菜大棚向高端发展。目前,北城阳人均收入可达1.5万余元。
几年来,村两委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努力提高村民的福利,村里出台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65周岁以上的老人享受村里的福利待遇,五?;Ш屠鸦硎艽謇锏母@怪?,对特困户除了积极为其申请低保,每逢春节王洪军还自己掏钱接济他们。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王洪军请专家选址打了一处150米深水井,自己垫付20余万元配套了净水设备供应村民饮用水,他说:“看到村民喝上甜甜的水,我这心里也觉得很甜。”
2004年,张树立初入杰瑞,凭借着其精湛的技艺和坚韧的毅力,他带领团队,勇于创新。如今已身为杰瑞集团副总工程师、杰瑞装备总工程师的他,仍冲在研发第一线,不断为企业带来新突破。
为了能为制造商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技术服务和支持,10年间他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大油,深入了解油田作业对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并多次赴国外考察油田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历任杰瑞装备研发部液压工程师、研发部副经理、研发部经理、总工程师、集团副总工程师。并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先后负责和参与了公司批混橇系列、固井车(橇)系列、海洋远程控制防砂橇组、海洋防爆双机双泵固井橇、压裂成套设备系列、液氮设备系列的产品开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其技术研发团队先后成功推出了国内首台大管径连续油管设备、液氮设备、系列油田固压设备,全球首台输出功率超过3000水马力的压裂车等多项“国内第一”和“世界第一”,使杰瑞产品及技术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军地位,也为提升我国的油田装备制造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10月,杰瑞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小井场大作业”新概念成套页岩气压裂解决方案,让中国特色的“工厂化”作业成为可能。而此前一直保持全球单机压裂车功率记录的3100型压裂车,正是“小井场大作业”解决方案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在项目研发攻关阶段,张树立带领研发团队,在技术、人员所有方面都是空白的条件下,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坚持奋斗在技术研发的第一线,有了问题就去大学找专家请教,那时的他们经常工作至深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通过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公司完全通过自主研发,一举打破了全球单机压裂功率记录。
张树立负责和参与设计开发的PHQ116型自动连续批量混浆橇、FS1000-21远程自动控制海洋防砂橇等10多个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其中3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固井设备自动混配水泥浆系统及控制方法获得烟台市科技发明一等奖,LGQ360B 连续油管防爆橇组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油气田热回收式液氮设备制造技术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发明人/设计人,张树立已获得授权专利达21项。2013年被国家能源局授予“中国能源装备科技创新典范人物”荣誉称号。(烟台日报 记者 杨春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