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文明新村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过去一亩地春秋两季施肥,需要400多块钱,家里总共10多亩地,一年光买化肥就得4000多块钱,而明年就不用花这份钱了?!毙煺蛩味自诘赝?,美滋滋地把心里算得滚瓜烂熟的账又讲了一遍。和徐镇宋一样,从明年开始,近千户潮外村农民就不用再为买化肥掏腰包了。
今年以来,海阳市龙山街道潮外村在村头开辟建设了36个大型沼气池,容量达到6000多立方?!按謇镅闹淼姆啾阋秸饫?,产生的沼气能烧火、做饭,产生的沼液可以当肥料浇地?!贝逯榘湃袼?,村里近4000亩耕地,一年产生的沼液做化肥足够了。
有了沼气池,粪堆的问题迎刃而解:村里100多家养猪户,过去,成堆的猪粪围满了村子,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遍野。沼气池建成后,猪粪随时运走,村里亮堂了,日子也舒坦。
传统养猪村,念起生态经。潮外村成为海阳市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缩影。
在“雷乡”海阳,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核心。目前,该市已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六处,形成了“村收集、镇压缩、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43.32万平方米的村路实现硬化,村庄内栽植苗木2.3万棵,安装路灯3400多盏,整治河道133.05公里,村容村貌半年实现巨变?!耙郧暗脑嗦也?,变成了现在的大花园?!贝迕裾庋员人?。
变化之快、之大、之美,村里人笑言“太惊喜”。
辛安镇西张家庄村的渔民邹正武,3月出海打渔,待5月底回家,却找不到自己家门了。原来,村里今年着手“五化”打造,拆除老旧房、规整街道、增加绿化,来了个大变样。
辛安镇槐家泊村的李治臣老人,三个女儿都嫁到外村,平均一两个月回来一趟。“每次回来都是一个新模样!”每次回娘家,她们都会这样感慨。“按照先示范带动、再全面铺开的原则,我们把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文化墙、四德榜、公示栏、服务窗口、活动广场、文化大院十大建设要素浓缩到‘文明示范街’上来,形成了镇镇有特色、村村见成效的工作格局?!焙Q羰形砍N窀辈砍よ锔裎乃?。建设过程中,他们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灵活布局,高标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示范街120条,9月底前将完成160条示范街的打造。
村貌是表,村风是里。海阳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就要追求“表”美、“里”实的效果。
自从年初村里挂起“四德榜”和优秀典型榜单,碧城区杨家泊村的村民就格外关注,谁家媳妇得了“好儿媳”奖,谁家老人得了“好婆婆”奖,谁家被评上了“好邻居”,都是村民闲来议论的谈资?!坝辛苏飧龃蠛彀?,村里人更和睦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村民修大姐说。“我们希望通过上榜的方式,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村里形成良好民风?!辫锔裎慕樯埽衲暌岳?,该市“四德榜”建成率达到了95%,累计表彰各类先进模范41万人次,上榜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凤城街道窑上村把“四德榜”变成“光荣榜”、“动力榜”,鼓舞群众、引导群众,促进了整村拆迁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东村街道薛家庄村村民先后4次自发捐款,仅今年上半年捐款就达12万元,用自己的辛苦钱美化了家园,也美化了每家每户的生活。
当氛围形成,文明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采访期间,记者常听到村干部感叹:“现在的村民,连一个烟头都不好意思随手扔了?!毖罴也创宓持Р渴榧抢钗拿羲?,几年前,为了把村里环境整治好,村委不得不厉行“??钫摺薄!扒凹改昊褂懈霰鸫迕癖环#衲暌岳?,一次也没有了?!崩钗拿艚幼潘担孀糯迕袼刂实奶岣?,我们的工作也比几年前轻松了许多,像邻里纠纷、不孝敬老人、乱圈乱占等现象几乎不见影了?!叭烁谋淞嘶肪?,环境也改变了人。”辛安镇槐家泊村支部书记李拥军说,我们村自发组成了爱心行动小组,定期去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村风民俗越来越好。据了解,在和谐海阳“4+1”乡村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全市登记农民志愿者达5300多人。
典型带动,遍地开花。在海阳,镇与镇、村与村、村民与村民之间,形成了有趣的“攀比”心理?!案浇宓拇迕癯@次颐谴宕?,看到我们的变化这么大,跑回去就向村委反映,也要照着我们的样儿拾掇拾掇?!狈锍墙值赖思掖甯九魅卧缍鹦ψ潘怠?
建成一点,照亮一片。响亮的集结号已吹响,海阳人以你追我赶的姿态,向着新的田园幸福生活进发?。ㄑ烫ㄈ毡?nbsp;记者 曲妍妮 实习记者 段瑛慧通讯员 宫磊 吕连兴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