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由烟台市作家协会举办的长篇小说《魂无挂碍》研讨会近日举行。
长篇小说《魂无挂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讲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主人公老佛、卫东、铁子、钢子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在僻壤的小山村相遇,四个不同性格的小伙子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并结识了美丽活泼的农家姑娘三凤。高考制度恢复,几个人又同聚在一所高校内读书并工作。世事浮沉,时过境迁,原来的兄弟情义在名利角逐中逐渐变质,以致铁子、卫东成为其中的祭品。然而世间自有公道在,暮霭沉沉过后,终得雨霁天晴。小说最后在人性的温暖中结束。
《魂无挂碍》属于现实主义小说,作者侧重反映现实生活,对现实做了客观、冷静的思考。作者侧重于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写和思想的沉淀升华。作者胡剑华供职于烟台某科研单位,把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学识和幽深的情思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温而厉,恭而安”的形象。研讨会上作者回顾了几年来创作《魂无挂碍》的经历和体验,本市作家和来自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的教授们纷纷发言,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
胡剑华表示,《魂无挂碍》书名深受钱穆先生的《灵魂与心》和《心经》中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到梦想,究竟涅槃”的启发。书中所包含的能量也可能正、负不均,不论成功与否,人物都有自己的做人准则,作者始终坚信只有保证人格的尊严,才会有对文学神圣的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作品中反省自己。 (YMG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