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烟台文明网10月20日讯 龙口市是全国科普示范市。在全市乡村文明行动中,他们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优势,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建立科普宣传机制,扩大农村科普范围
常年开展送科技到基层活动。每年制定一次全市科技下乡方案,农林水、科协、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科普志愿者和大学生科普服务队等,深入农村基层围绕生产技术、生态文明、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技咨询、便民服务、科普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促进农民理解科学、运用科学,支持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全市各镇街区和村居充分利用画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把科技成果和创新成就宣传普及到广大农村群众,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全市农村科普宣传栏保有量和使用率均达到100%。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推广能力
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是不断充实调整农技推广队伍。镇级农技推广人员实行聘用、竞争上岗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调动了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同时, 不断培养扩大农村农技队伍,预计到2014年,全市每个村庄将至少配备一名全科农业技术员。二是积极健全、完善镇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快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硬件建设。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从北马、芦头等农业大镇开始逐步对全市镇级农技站、兽医站完成改造,完善农技推广、农产品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信息传输等方面设施配备,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充分发挥“三电”合一、科技直通车、民生快车道、农村远程教育的推广平台作用,提高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传播。深入实施农技推广人员联户、联村、联基地制度,通过建立科技户、示范村、示范基地,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做给群众看、领着农户干,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
三、加大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农业技术带头人
一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采取政府资助、委托培养等办法,有计划地选送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基地负责人进校学习,或邀请农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面向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吸引农村群众、农民工参与技能教育。二是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程,采取讲座进乡、课堂入村、咨询到田间地头等方式,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讲授实用知识、传授实用技术、指导实用技能、解答实际问题。三是实施“十百千万”农技推广工程,每年遴选10名市级农业技术专家、100名镇级农业技术员,培育1000名村级科技示范户,培训农技骨干、农民1万人次以上。
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特色农业强镇强村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发展精品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引进和挖掘优质品种资源,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新现代农作制度,大力实施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保产量、保品质、?;肪澄饕谌莸摹傲郊跞!惫こ?。建成了6处粮油高产万亩示范基地、10个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8.5万亩高值经济田、77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等高标准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区和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