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自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海阳市以全面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为重点,科学谋划,统筹协调,抓重点,重示范,强落实,显实效,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业生产高效生态,农民面貌和美幸福,为海阳市打造烟台南部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纲举目张,绘就蓝图抓规划
在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伊始,海阳市就制定了《海阳市乡村文明行动规划》,作为全市生态乡村建设的总纲领,然后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项建设。一是坚持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汇通“一体两翼”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以东村河为轴线的中部城区、以民俗旅游路为轴线的北部山区和以海滨路为轴线的南部沿?!耙蛔荻帷比跎拿魇痉洞?,搭建乡村文明行动大格局,形成拉动全市乡村文明建设乃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是坚持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重点突出“海阳绿茶”与“乡村旅游”两大特色产业板块,以简驭繁,一点着力,全体受益,撬动起整个乡村文明建设。海阳市大力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2013年,安排茶叶、白黄瓜产业扶持资金350万元,新发展优质果茶1.2万亩;扶持发展乡村旅游,茶乡游,渔家风情游,做大做强“农字号”招牌。
庖丁解牛,强化措施促落实
按照“村容整洁、村风淳朴、村民和谐”的思路,从分项实施、过程管理、定点处置等方面入手,不断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以改水、改厕、改路、改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以强化整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柴草乱堆为着力点,实施“四个统一”工程,即统一卫生标准,执行无折扣;统一环卫设施,维护有章程;统一人员调度,覆盖无死角;统一监督管理,履行有纪律。目前,海阳市建成城市社区11处,农村社区127处,218个村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2014年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实现全覆盖。二是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深入开展“五争五创”道德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实践活动、文明风尚普及推广活动,弘扬正能量。共组织开展道德宣讲、文明宣讲、文明践行等活动8大类、110多项,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筹集资金50余万元,全年数字化升级农家书屋46个,完善提升文化大院50余处,培养、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人次,举办秧歌健身舞下乡、戏剧下乡活动160余场,发放科技图书20000册。
有的放矢,典型示范重引领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海阳市奋勇争先,创新思路,本着“求真务实,主动出击”的精神,探寻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菇ㄉ柘绱逦拿魇痉督钟肷菩幸寰佟八牡隆卑窠ㄉ杌疃?,不断深化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上档升级。详细制定《海阳市乡村文明示范街标准》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实施细则》,按照“集中、连片、沿路、示范”的原则,在全市遴选160个村庄,高标准规划、高要求推进、高质量建设。示范街与“四德”榜建设中做到了“三结合”与“三突出”:活动开展要当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村风民俗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工作重点,着重解决普遍存在的赡养问题;突出工作难点,把示范街与“四德”榜建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突出工作亮点,美化、绿化乡村环境,塑造本土道德模范典型,着力打造我市乡村建设特色品牌。
以乡村文明行动为载体,海阳市整合资源、集中打造,突出亮点、示范带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让群众得利受益,也为海阳市打造经济增长极注入强劲动力,“海阳”号巨轮将乘风破浪而来,风光旖旎而去。(通讯员 赵玉松 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