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19日就是中秋节了。节前,五仁月饼抢尽“风头”,“公款吃请”成了众矢之的,全国上下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氛围空前高涨。在这个传统佳节,笔者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既充分享受节日的愉悦,又要主观淡化节日气氛,过个节俭、文明、充满文化味的中秋节。
一是“干净”。团圆佳节,本是欢天喜地的事情,走亲访友本很正常。但难免有人趁此机会“礼尚往来”,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因为是传统佳节,一些人在“你情我往”的幌子下,或公款吃喝送礼,或不顾原则大肆收礼。节前,中央曾三下禁令,禁止公款吃请送,希望官员好自为之?!案删弧?,除了不乱收红包、乱吃喝之外,最重要的是应提防公款出游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是“学习”。很多人认为假期就是放松、纵欲。实则不然,如果只顾贪玩,不求上进,不去温故,节过了,工作也生疏了,甚至大脑也呆滞了。所以,过节要寓学习于休闲,劳逸结合,万不可“沉醉不知归路”。
三是“文化”。中国的节日不仅仅是吃喝玩乐,更有浓郁的文化情结。尤其是中秋节,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有专家认为,节日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传说或者故事、核心的人物、完整的程序、浓郁的气氛。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从目前的就假期来看,多被赋予吃喝、玩乐的意义,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因此,中秋节不妨参与一些文化活动,让自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四是“安全”。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发生。因此,节日期间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在安全中度过一个祥和幸福的节日。对于那些坚守岗位的,要绷紧安全弦,排查隐患、规范作业,确保生产安全,不出任何问题。
五是“谋划”。外出观光、推杯换盏之间,更要谋划下步工作。过完中秋就是国庆长假,一眨眼就到年底了。此时,应该及时梳理,工作进度如何,离年底目标还有多远。如果乐不思蜀,全年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放松心情之余,工作这根弦不能松,要多听、多看、多思考,看工作不足,思应对措施,谋未来之策,确保节后思想、人心尽快归拢,工作迅速开展。(王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