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唐晓娟 孙铭璐 刘鲁军)9个人,2辆垃圾清理车,531个垃圾箱,这就是昆嵛山?;で檬乱捣裰行纳砩系闹氐?,这支被称为“钢铁卫士班”的队伍每天要对昆嵛山林场和36个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统一清运,并统一挖坑填埋、集中焚烧,他们是昆嵛山?;で览龅氖匚勒摺?/font>
勇挑重担的“开拓者”
2013年4月,车吉明接手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全面主持工作。接手后面对工作“0经验”的挑战,车吉明习惯性的开始了思考:全区一天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垃圾应该多久清运一次?清运工作几点开始最合适?一串串的问题亟待他的答案,他不能停下来。
垃圾清运车载重10吨,车大体重,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共9人,2台垃圾车,负责垃圾清运工作的只有4人,其他人需要负责苗圃、库房、后勤等工作。
由于人员少,一台车只能配备1名司机、1名工作人员,为了保持清运工作的正常运行,车吉明干脆就和车队队长刘恒杰一人一台车,亲自压车。一边运垃圾,一边计算时间,一边通知保洁员,到了各村还要同工作人员一起装卸垃圾箱。每趟回来之后,两人再一起研究线路,核对时间,以制定最佳的清运时间和清运次数。
车吉明就是这样,每一件事情,他都要求细中再细,精益求精。在他的带领下,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同志们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6个村加林场家属区、林民队家属区、林场五个分场的垃圾清运工作。有了北区的经验,南区的清运工作不到一个月也步入了正轨。
宠辱不惊的“奉献者”
在4月份的反光膜清理活动中,昆嵛山?;で檬乱捣裰行耐錾耐瓿闪朔垂饽さ淖斯ぷ?。反光膜质量轻易缠绕,为了方便运输,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对反光膜进行了袋装清运。
因为反光膜的清理是“村收集、区转运”管理模式,在各村收集的过程中,袋子里不仅有反光膜,碎酒瓶、农药瓶、农药袋等也被装进了尼龙袋,农药的残留浸染了尼龙袋,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经过了多次的装车、卸车,很多袋子或被滑破或被拖烂,如果不重新扎口处理,反光膜会再次满天飞。
“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这些反光膜漫山遍野。”公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ご胧┑那榭鱿拢瓶诘拇釉艨?,将漏出来的农药瓶、浸满残留农药的反光膜一点点进行回装,保证了反光膜的清运不留残余,但是他们的胳膊、脖子却出现了严重的过敏,三四天仍未退去……这群汉子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叫过一句累。
面对每次任务,都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努力践行着昆嵛山人“不畏艰难、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昆嵛精神。
无限憧憬的“梦想者”
如今,当蓝色的垃圾车缓缓开进各村时,村民们会向我们的工作人员挥手致意,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两台车了,更熟悉了办事认真、不拘一格的“小个子”车吉明和这几个热心肠的小伙子,他们被这些“环境卫士”的执著所打动。
记者问到:“到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后,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车吉明不假思索的说:“我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和这些兄弟们一起工作。领导之间不存在勾心斗角,队员们都无怨无悔,从不计较谁多干谁少干。大家想法都很简单:都是为了工作?!闭馐羌钦叽恿私馇榭隹迹导魉档淖盍骼囊欢位?,没有思考,没有停顿。谈及业绩,轻描淡写;谈及兄弟,温暖万千。
车吉明很感恩、很珍惜现在的同事和工作,对昆嵛山?;で奈蠢葱判氖?。他说,为?;で穆躺绕鸸毕琢α?,是每一个昆嵛山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生态客庭,美丽昆嵛”宏伟愿景的梦想基石。他将带领着他的团队,不畏艰难,不辱使命,在这片生态热土上尽情挥洒智慧、汗水和力量。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唐晓娟 孙铭璐 刘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