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平安烟台:依法治理为市民撑起“安全伞”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仅外化于形象、氛围和环境的营造,更体现于内在的精神品质。法治环境,恰是城市的这种“精气神”,它不仅体现在政治或司法层面,更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浸润到百姓生活和日常管理。
  民主法制程度提高之于文明,看不清摸不着,却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舒心,越来越安心。
  法律援助“兜底”司法保障
  如何让弱势群体感受司法的公平正义,如何用法律武器为弱势群体“兜底”保障?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织起一张防护网。
  昨天上午10时,记者拨市法律援助热线电话,起初电话处于忙碌状态,等了5分钟接通。热线电话可以咨询民事、刑事、工商损害赔偿、劳动合同、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以及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内容。接线工作人员说,从8时30分开始接了4个电话,其中有2个涉及宅基地维权内容,他会给出具体操作建议,如果有需要也会邀请律师参与维权。
  2014年12月30日上午,一起酒店欠薪案件在烟台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进行第十次开庭。到第十次开庭,全部168名员工都拿到了劳动争议调解书。此前,烟台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王艳、王佳佳为此案多次奔波于芝罘、莱山。
  去年,我市还专门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2014年,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案件5999件,援助6058人,其中农民工受援人数最多。法律援助给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法律文书上网让司法更透明
  2014年3月7日上午,70名身穿便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来到芝罘区人民法院,参加了法院举行的人民陪审员就职宣誓仪式。烟台法院根据省高院的“倍增计划”,2014年开始逐步增加人民陪审员名额。去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增人民陪审员621名,总量达到994名,圆满完成“倍增计划”,去年年底,市中院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达到30%,基层法院将达到80%。
  在法院的2015年工作计划中,提高陪审员参审案件比率成为一个重要内容。
  微博直播庭审、网上公布裁判文书、代表委员对话法官,让烟台的阳光司法一步步深入人心。
  2013年10月以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和网上公正热线及在网上公布裁判文书,“两微两网”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可及时与法院进行互动交流。2014年4月25日,正式启用了全市法院信息集控管理中心,实现了对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室、审判庭等场所的全方位监控,法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置于阳光之下。
  专业“和事佬”让百姓更舒心
  古现街道南张家村村民们最近津津乐道的事是110出警的民警挽起袖子帮老百姓铲粪。这事说来话长。张家和李家是邻居,本来关系不错。自从张家在家门口沤了一堆粪,关系就紧张了。因为这堆粪占了李家门前的地方。一天,两家男主人都喝了点酒,言语不和,动起了手。村民们拨打了110,出警的民警是古现派出所的窦冬和庄鹏杰。一听说可能要进监狱,两家都答应赔对方医药费。但是那堆引发事端的粪便,谁也不肯先动手铲掉。窦冬和庄鹏杰见状,借来工具,挽起袖子干起来。这小小的行为让两家人红脸和好。社区民警在执法机关和执法对象之间形成了减少冲突的“缓冲带”和化解矛盾的“消融剂”,夯实了社区维稳根基。
  调解被誉为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东方经验”。我市在医患、劳资、物业、交通事故、保险、房屋征迁等六大领域探索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大力推动调处手段向专业化、高效化提升。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有了专业的“和事佬”。
  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建起劳资纠纷调处中心和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中心,市级和8个县市区建起医患纠纷调处中心,6个县市区建起物业纠纷调处中心和保险纠纷调处中心,4个县市区建起房屋征迁纠纷调处中心。
  给犯错的人悔改的机会
  278个社区矫正工作站、590个社区戒毒室、147处爱心帮教基地,是烟台为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吸毒三类人员精心构筑的“三大平台”。在这三个平台的帮助下,许多曾经犯过错误的人,重新融入社会,也让和谐烟台多了一份安宁。
  兰某曾经是一家酒店的经理,有房有车,生活富足,后来因染上毒瘾无心经营使酒店倒闭。妻子多次苦劝无果后愤而离婚,兰某更加自暴自弃,终日用毒品麻醉自己,被亲戚捆绑后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可出来不久又重新染上了毒品。兰某70多岁的母亲到派出所给民警跪下,求他们将儿子送进戒毒所。“看着老人泣不成声的样子,很多民警都流下了眼泪?!泵窬嫠呒钦?,当时兰某患乙肝,戒毒所有所顾虑,民警与戒毒所沟通联系,告诉他们兰某的家庭情况,戒毒所最终同意接收兰某。
  鉴于兰某已吸毒成瘾,强制戒毒后,芝罘公安分局还对其行政处罚,依法责令社区戒毒三年,每个月必须要到街道戒毒康复办公室进行尿检,同时还请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兰某身体逐渐康复,毒瘾已经解除,三年没有复吸。目前,兰某已经到一家酒店从事厨师工作,带着儿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样的社区戒毒模式是烟台首创,在全省推广,芝罘区13个街道全部设立戒毒康复办公室,其中3个街道办事处被国家列为社区戒毒示范点。从戒毒所出来进入社区戒毒康复阶段的戒毒者们,虽无强制措施,但无一复吸。
  给走错路的人重新来过的机会,看上去简单的一句话,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包容。
  2010年,烟台试点推行社区矫正工作,街道司法所负责对接,每个社区都有专职的调解员。服刑人员保释或刑满后,社区工作者都会主动对接,对他们进行生活帮助和心理矫治,协调劳动、民政部门进行帮扶。“这两年多来,我们辖区的矫正人员,没有一人重复犯罪。”奇山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警察“玩”科技 谁也挡不住
  去年国庆节,河北的刘少林领着一家老少到莱山区海滨游玩。当一大家子人悠闲地走在滨海路上时,刘先生发现,2岁的宝贝闺女不见了!全家人像疯了一样围着海边乱找,情急之下,刘先生拦着一辆莱山公安分局的巡逻车。
  执勤民警急中生智,打开移动警务系统中的微信通讯功能,将刘先生钱包里的女儿照片翻拍,再将这条讯息通过指挥中心转发到全区所有街面巡逻民警的手机微信中。半个小时后,在黄海明珠附近的一片小树林,执勤民警顺利找到刘先生的女儿。
  “在原有手台和电话的基础上,增加微信这一立体通讯模式,将图片、视频传输作为民警之间交流的一架桥梁?!奔钦叽永成焦卜志忠幌呙窬私獾?,2014年,全省第一套移动警务系统在莱山公安分局一线民警中全面投入使用,该系统包含“移动警情处置”、“实时核查比对”、“警务微信通讯”等六大功能,不仅可以让民警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务辖区群众,还能更准确、更及时地打击违法犯罪。
  “高清探头破获重大案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开发区公安局局长王春生说。
  借助监控分析的线索,开发区金桥派出所的办案民警揪出了一个5名刑满释放人员组成的技术开锁盗窃团伙,破获20多起盗窃案。
  目前,全市重点要害部位和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安装视频探头12万多个,GPS卫星定位系统2万多套。到2014年底,实现全市城乡视频监控系统按标准全覆盖。 (烟台晚报 记者 李珑 通讯员 翔宇 德新)
  附:烟台思路
  ●2014年开始逐步增加人民陪审员名额,去年新增621名,总量达到994名。
  ●我市专门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去年共受理案件5999件,援助6058人。
  ●2014年,全省第一套移动警务系统在莱山公安分局一线民警中全面投入使用。
  ●全市所有县市区建起劳资纠纷调处中心和交通事故纠纷调处中心。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