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至今,已经有17个省级妇女儿童家园项目、29个妇女之家扶持项目先后落户我市,争取资金177万元。目前,妇女儿童家园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妇女之家扶持项目已为29个村配备了电视、音响、电脑等设施。在村居建家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市妇联又将建家领域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延伸,并立足城乡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抓起“流动妇女之家”建设。目前,全市建有流动妇女之家50多处。
昨天,记者来到龙口经济开发区兴隆社区妇女之家时,10多名中年妇女正聚在一起编鞋垫。“我们原来都没工作,闲在家里差点憋出病?!币晃桓九樯埽辛烁九液?,大家走到了一起,编鞋垫赚钱的同时,还能聊天解闷。
何为妇女之家?“妇女之家是以社区、单位、企业等为依托,向所辖区域妇女群众提供教育、维权、帮扶、就业、娱乐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体系,是妇联基层组织的工作中心、妇女儿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市妇联主席李玲君介绍。近年来,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等活动阵地应时而生,在港城村居、社区扎根开花结果,成为妇联联系凝聚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最有效抓手。
把“家”建在家门口
妇女之家,首先要把这个“家”建起来,让它看得见、摸得着。
2008年,市妇联深入到村居、社区,全面了解妇女工作阵地等情况,并推动形成“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合力服务妇女群众”的共建机制。近年来,各级妇联筹措妇女之家建设改造资金300多万元。此外,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妇女之家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全市有1200多个共建单位为妇女之家捐款捐物达100多万元。其中,芝罘区只楚村妇女之家还设立了妇女之家专项保障资金。
至今,已经有17个省级妇女儿童家园项目、29个妇女之家扶持项目先后落户我市,争取资金177万元。目前,妇女儿童家园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妇女之家扶持项目已为29个村配备了电视、音响、电脑等设施。在村居建家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市妇联又将建家领域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延伸,并立足城乡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抓起“流动妇女之家”建设。目前,全市建有流动妇女之家有50多处。
把“家”建在产业链上
建“家”旨在用“家”。用“家”把妇女力量凝聚起来,让妇女在“家”里创业、就业是市妇联建家过程中的新突破。
近年来,市妇联坚持把“妇女之家”建成妇女创业增收、家园创收发展的重要基地。龙口兴隆社区中小企业集聚,年富力强的妇女大多在企业上班,但仍有一部分未就业的闲散妇女,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妇代会主任主动牵头,在妇女之家设立了手工艺品加工坊,目前已开展了手编鞋垫、手编包的加工项目,手编汽车坐垫项目也在培训过程中。而招远市发挥妇女之家的枢纽作用,牵头联姻,建立“无围墙工厂”,已有272家民营企业采取设立加工点、建立加工基地等多种形式,与296个村联姻,帮助4800名农村妇女实现了门前就业。
同时,市妇联还大力推广“妇代会+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妇女之家+妇女”等模式,把妇女之家建在产业链上,使家园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拓展了妇女之家的发展空间。
把家建在妇女“心中”
建“家”应让妇女真正感觉“家”的温暖,把“妇女之家”真正当成自己的“家”。
为此,各级妇联组织在“家”里设立“半边天议事园”,满足妇女群众社会参与的需求。同时,还开设妇女维权站、心理咨询室,调处家庭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依托巾帼志愿服务队,将教育培训、帮扶救助、流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等服务送到基层妇女群众身边。
蓬莱市水城社区妇代会主任介绍,水城社区目前共有家庭旅馆115余家,旅游纪念品经营业户73家,旅游从业人员1300余人,且90%以上是妇女。但整体缺乏培训,以致综合竞争实力不强。鉴于面临的问题,水城社区“妇女之家”与市旅游局联合,挂牌成立了家庭旅馆业培训基地和旅游特色商品教学基地,定期聘请专业人员,为家庭旅馆业从业者提供政策礼仪、食品安全、客房服务、纠纷处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记者 张苹 通讯员 李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