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李翠芹 谱写再就业新华章
李翠芹,1992年8月参加工作。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一名中年妇女下岗要实现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2008年,李翠芹从她为之辛勤工作16年的种子公司下岗了,她的人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其他同事怨言满腹、悲观失望的时候,她的选择是不等不靠,迎接挑战,积极寻求再就业的机会。通过她的积极应聘,最终成为烟台洪强供水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从而开启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李翠芹的座右铭。从种子公司到供水公司,从管理岗位到一线工人,环境变了,劳动强度大了,但李翠芹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没有变。作为一名女同志,她和管道工一起跳入水中,带水作业,初冬时节,冰水刺骨,一天下来手脚都被冻坏了,但李翠芹都忍着坚持工作,直到维修任务完成。6年来,李翠芹参加这样的抢修任务达到几十次,被单位同事称为洪强公司的“女徐虎”。
短短几年间,她迅速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树立了莱阳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成功典范。2011年12月她当选为莱阳市十七届人大代表;2012年以来先后被授予“莱阳市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烟台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中年妇女是家庭生活中的核心,李翠芹也不例外,上有老,下有小。李翠芹面对家庭和事业的矛盾时,她的态度是既要事业,还要照顾好家庭。晚上加班加点把家务做好,白天全力以赴工作。多年来,她的励志事迹激励着一大批梨乡下岗职工再创人生辉煌。每当有人问起她再就业的经验时,她都是一句话:“直面困难,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爱岗敬业?!?
修维田 恪尽职守干事业
修维田,1973年生人,中共党员。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分配在加工一车间跟师傅学习镗床操作,由于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镗床的操作技术,1996年被公司聘用为加工一车间车间主任,并先后担任加工二车间、加工三车间、大件车间主任,在任职期间,他所在车间每年都名列公司前茅。2005年公司将他调到质检科,任质检科长至今。
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是他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几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一步步走上质检科长这个岗位。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雨雪肆虐,他早来晚归,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整日忙碌在生产一线。作为质检科长,他刻苦钻研的劲头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始终激励着大家。他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好,影响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他从思想上乐于、从行动上敢于、从方法上善于帮助其他同志提高业务水平。他深深感觉到光有吃苦精神和十足干劲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干好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向实践学,向他人学习,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在工作之余该同志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与本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他先后自学了电脑操作、mastercam数控编程、CAD制图、齿轮制造技术等多种专业知识,为公司的顺利生产保驾护航。
邹本波 渤海平安守护人
邹本波同志是北海救助局的一名资深救助船长,他政治思想过硬,专业技术娴熟,对救助事业充满热爱。三年来,他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于奉献,积极开展救助训练,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切实加强船舶管理,努力提高团队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海上救助人保障海上平安的铮铮誓言,为保证渤海海域海上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他以优异的表现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海员”、“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救捞系统“救捞勇士”等荣誉称号。面对航海技术不断更新、救助任务日益多元化的严峻形势,邹本波同志不断加强航海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并将理论知识与救助实践相结合,成长为一名新时期的综合型人才。
在多年的船舶管理中,他始终保持“居安思?!钡脑鹑我馐逗陀腔家馐?,狠抓安全管理不放松。自2011年来,邹本波船长严格执行动态待命值班制度,牢记责任,忠实履行海上人命救助职责,他指挥所在船舶先后完成“新冠盛”、“KINGACE”、“新晨光18”、“长富1”、“光阳新港”等重大救助16次,救助各类船舶10艘,救助遇险船员160多人,救助成功率100﹪。他以救助人顽强拼搏和英勇奋战的精神,为保障北部海区的平安和谐做出了贡献。特别在渔船“辽庄渔51092”救助中,他和船员在北风8-9级、浪峰达到5米的恶劣??鱿吕玫趵壕壬际醭晒戎?1名危在旦夕的渔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为我国政府的海上德政工程贡献了力量。
王利华 用心服务地方发展
王利华,中国联通烟台市分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推广工作。随着无纸化办公意识在烟台社会的普及,王利华看到使用单位需支付不小的成本来购买商品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于是他便和他们团队夜以继日地搞起了自主研发。研发的产品不但具备商业办公软件的所有功能,而且作为运营商的社会责任免费提供客户使用。同时解决了商业办公系统只能在办公场所使用的局限,使用者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一个配套的客户端软件,即可随时随地处理公文。
在他的努力下,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政信通”系统、烟台公安的“移动警务系统”、芝罘区城管局的“移动城管通系统”等一批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在“智慧”政务领域繁花盛开。蒙牛公司“移动销售系统”、交运集团“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研发成果打造着烟台的“智慧商企”。针对部分单位早期上线的信息化系统存在功能不完善的情况,本着为客户节省投资,主动承担起了原系统的二次开发工作。此外,他和他的团队开发的企业通讯录、巡检通、党教沃在线等多项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各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于善洲 勤学好思勇于创新
于善洲,1997年毕业于牟平区技工学校,分配到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二分厂包装车间,从事维修保养工作。在工作中,他虚心学习,任劳任怨,努力提高维修水平,由于工作突出,2004年担任包装车间保全班长职务至今。
在工作中,他坚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原则,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现象,他根据每个机台工作原理,研究出快速解除故障方法,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整理成资料,对维修人员定期培训和考试,把考试成绩与绩效挂钩,提高班组成员整体素质。充分利用青啤公司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确认表、PM清单、周计划、工作清单、异常报告以及CPCP-R会议)对所有设备进行精细保养,使故障率逐年下降。因此,他多次获得公司“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在日常维修工作中,他坚持“能修则必修,换小不换大”的原则,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前提下,在减少维修费用上狠下功夫,使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由于于善洲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保证了生产设备的高效运行,为企业提高产量、降低能源消耗,打下良好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春起 笔耕不辍服务群众
李春起,生于1957年2月,烟台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烟台市音协副主席,烟台市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音乐创作中心理事,山东省音协会员。屡获烟台市年度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烟台市十大文化优秀人才、烟台市政府指定领导干部联系音乐专家等荣誉称号。李春起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业务精湛,在音乐创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
他八岁开始学习音乐,1976年考入烟台市说唱团,至今已创作声乐、器乐、舞蹈音乐、影视剧配乐、音乐剧及管弦乐等各类音乐作品近千件,屡获国家和省市大奖,作品得到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著名音乐人徐沛东先生等高度评价。自15岁发表第一首音乐作品起,李春起40余年来笔耕不辍,坚持创作,1996年荣获第六届“群星奖”,2013年创作的男声组唱《闯海人》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10创作的歌曲《桃花雨》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李春起在创作中坚持弘扬主流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创作涉及美声、民族、通俗诸多领域,而尤以流行音乐最为擅长。同时,他在大量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注意充分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粹,保留和弘扬了民族音乐的精粹,使自己的创作更具备了民族风格和特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春起很少参与社交活动,临届岗位退休之际,李春起仍然抱定一颗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感恩之心,积极参加各类音乐创作、演出、辅导和教学活动。
尚伟峰 汗水青春洒街衢
尚伟峰,197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从事环卫工作11年,现任莱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场长。不论多苦多累,他都尽心尽力地工作,实心实意地干活,他连续多年被评为莱州市建设系统优秀工作者,2011年荣获“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业岗位能手”和“莱州市劳动模范”。
尚伟峰同志2004年底从部队转业后,组织安排他到环卫处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来到环卫处工作后,尚伟峰积极适应着由一名军人到环卫工人的转变,把环卫岗位当作牺牲和奉献的战场。每年春节前,由于各家各户集中清理卫生,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大,为了保证清运质量,每名环卫工人都坚守在一线,尚伟峰亦是如此。2005年,环卫处承担莱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建设任务。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尚伟峰不怕困难,主动请缨,担当驻工地代表,协调具体建设事项。垃圾场选址工作难以推进,周边村民对垃圾场的建设不接受,他就一个村一个村地做村民的工作,保证了按时完工。自2006年莱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完工运行后,尚伟峰同志担任场长,他以场为家,调度安排垃圾场日常运行,走访稳定周边村民,提高填埋作业质量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水平,为垃圾处理场高效运行,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创建提供了有力保证。
王悦燕 一心为民办实事
王悦燕1992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果茶技术服务、指导和推广工作,现任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多年来,在海阳果茶战线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被授予国家“三农科技金桥”奖;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工作者;烟台市学科带头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阳市“再造海阳模范”、“百名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先后担任第十一、十二届烟台市政协委员、烟台市妇女十五大代表、海阳市妇女代表等。
在工作中重创新、求突破,全力打造海阳绿茶知名品牌是她的职业追求。她为了进一步提高海阳茶叶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先后多次举办海阳绿茶推介会,突出“文化先行、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强化营销”的特点,通过举办“茶文化展示、高层研讨、茶事大赛、商务交流”等多元化的系列活动,打造海阳绿茶知名品牌。她视果茶农如亲人,一心为民办实事,几年来主持引进优质果茶新品种30余个,引进苗木1000万余株,果茶良种率达90%以上,全程帮助3个茶叶企业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同时,她推行的优质果品生产规程、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和果园病虫无害化控制技术及郁闭园改造技术、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等,增加农民收入8000万元;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无效投入1000万元,增加肥效30%以上;推广果园生草、压草技术,累计推广6万多亩,改善果园土壤状况,增加农民收入约6000万元。
肖丽春 三尺讲台竞风流
肖丽春,1965年2月出生,山东省荣成市人。大学本科毕业。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调入烟台一中任高中化学教师,历任教师、教务处副主任,现任烟台一中校长助理。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年来,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业务精湛,成绩突出。多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科组打造高效课堂,是本学科的带头人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教学分管领导,她一直身处教学一线,带领学科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赛课、教研等活动,不断学习,大胆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优异,她所带的学科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1995年被授予芝罘区教学能手;1996年被授予烟台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1997年被授予芝罘区十佳青年教师;1999年被授予烟台市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被授予芝罘区学科带头人;2007年被授予烟台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2008年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中被评为教育教学优秀教师;2009年被授予芝罘区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授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张淑香 身残志坚温暖工友
张淑香是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CCPBG事业群CPG成型车间的一名残疾员工,目前从事游戏机检查、包装等工作。由于身体的原因,她求职时曾被很多家企业拒之门外,一次次的失败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是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本着以关爱残疾人的理念,通过残疾人绿色招募通道将张淑香招入该公司,成为一名正式的富士康员工。作为富士康的一员,张淑香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已经成为老员工的她,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熟练,并且用心去教新员工。张淑香每天都努力完成生产产能,并在工作中学习总结了一系列简单快捷的工作方法。
她身残志坚,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让自己成为别人特殊的照顾对象。她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比她更加不方便的同事,比如帮不舒服的女工打热水、帮孕妇提东西等。虽然有时候会感觉不方便,但是每当看到她所帮助的员工认真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满足,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