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很多志愿者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自身也感到很幸福(资料片)?!”颈钦摺±铋∩?
走在烟台的大街小巷,市民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的头戴“小红帽”,有的臂挂“红袖标”;他们或是在疏导交通,或是在扶老助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烟台志愿者,而不同的是,在烟台市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的推动下,他们在烟台市文明办的统一协调下,竖起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大旗。
志愿服务在城区>> 做志愿服务从学雷锋说起
志愿服务在县市>> “梨城春雨”千人志愿者服务莱阳
在烟台,提起“小巷总理”安立盛,无论男女老少都不陌生,因为他学习雷锋精神已有50多年了。烟台大街小巷的事他都有参与,随手帮助别人,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
其实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到了耄耋之年还在坚持,75岁的安立盛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他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带动了身边3000多人进行志愿服务。
平时,他带领志愿者在公交站亭义务擦亮公交窗口;在社区义务清理卫生死角;带着鸡蛋、花生油等物品慰问困难群众……所做好事不胜枚举。
“现在,我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卑擦⑹⑺?每天他都会清扫楼洞,带着社区中老年人健身,帮着保洁员清扫卫生。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安立盛觉得做善事不分大小,只要肯做。
“我们队伍现在有3000多个志愿者,每个志愿者每天能坚持做一件好事,就会影响身边的一群人,这就相当于每天做上万件好事。”安立盛笑着说。
2012年7月份,在芝罘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帮助下,安立盛的这支队伍被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市文明办授予了“安立盛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称号。而“安立盛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仅是烟台志愿服务中名声最响亮的志愿服务队之一,如今在烟台,类似大大小小的服务队还有不少。
在莱阳,有一个由网友自发组织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名字叫“梨城春雨”。他们是一群为爱心事业奉献的网友,身体力行地感动着身边的人。
“梨城春雨”的发起人于文强其实是个“老志愿者”。2001年,还在青岛工作的他就加入了微尘。回到莱阳后,有人笑称莱阳连个志愿者组织都没有,于文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热心肠的他便开始在网上召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
终于,2009年12月27日,在于文强的召集下,一个起源于网络并立志服务梨城莱阳的网友群悄然兴起。
志愿者网友群发起之初,于文强带着大家到街边清理小广告,当时这些志愿活动并没有得到莱阳市民的认可,很多市民对他们投来不解的目光。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梨城春雨”,于文强自掏腰包买了300顶红帽子,在上面印上“梨城春雨”。
就这样,“梨城春雨”经过近4年的发展,已从创立之初仅有的20多个人壮大到1200余人。如今,“梨城春雨”已拥有9个网友群,能开展爱心奖学金、敬老、环境?;?、大病救助等7个服务项目,在莱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其实我们所做的很微不足道,但就是在件件小事中,汇聚了爱的力量。”于文强说。
“梨城春雨”志愿服务队也只是烟台县市区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在栖霞、龙口、莱州、蓬莱等县市,同样活跃着一批类似的志愿服务队。
优秀志愿者特写
“做公益让我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对个人而言,参与志愿服务意味着什么?烟台市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孔德娟说,做公益让她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很多好心人告诉我,面对苦难,不要做哭哭啼啼的祥林嫂,要做一名光彩夺目的美丽母亲,要做一名生活的强者?!?
孔德娟说,她28岁离婚,独自带着脑瘫的儿子生活?!暗笔币缴嫡飧龊⒆右槐沧佣蓟嵴静黄鹄?可现在他会走了,还自学了文化,学会了上网,同时还在网上帮助别人……这一切都是做志愿服务得来的信心。”
平时做了很多志愿服务的孔德娟也得到过其他志愿者的帮助?!敖衲炅钗姨乇鸶卸囊患戮褪?5月份我要做手术,家里离不开人,84岁的老母亲和儿子都需要照顾,怎么办?这个时候很多志愿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住院的半个月里,志愿者轮流照料我和我的家人,我很感动?!笨椎戮晁?“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温暖,我没有什么好回报的,只能将自己的遗体捐出去,回报社会?!?
有专家指出,在志愿服务中,受帮助的百姓与提供帮助的志愿者处于“双受益”的模式,这种双赢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的文明,促进了志愿服务持续有效,形成良性循环。 (齐鲁晚报 记者 王晏坤 李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