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坚持把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采取蹲点调研、座谈会、网上民声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交办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列出计划,限期解决。
坚持用制度的卡尺对违规行为进行约束,既治“地方病”、又治“流行病”,既“防风”、又“堵风”,建立和完善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力求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金秋结硕果。在海阳,田间地头如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如此。
根据中央、省委、烟台市委统一部署,2014年3月份,烟台海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海阳市81个市直单位及18个镇区街道,5万名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涤荡作风之弊、铲除行为之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带动政风民风持续好转,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系列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得以确立,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新成效正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为全市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在省市赴海阳联合督导组的有力指导和帮助下,海阳市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成效显著。省市赴海阳联合督导组组长张建国评价:海阳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特色、有亮点、有经验,在烟台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市委书记张江汀评价:海阳为全市活动开展当好示范,提供了经验。
踏歌将远行。随着思想基础的巩固、基层党建的加强、长效机制的建立,海阳践行群众路线的脚步愈发坚定、视野更加开阔。
补补“钙”红红脸 夯实思想基础
“如此深刻的讨论,提升了我们对党员理想信念、工作宗旨的认识,非常难得。”自海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市坚持把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各级各单位普遍组织了累计超过5天以上的集中学习,逐字逐句、原汁原味系统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系列规定科目和自选科目。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教育片等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先后邀请知名学者、各级领导举办3次专题辅导讲座,给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堂深刻生动、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及廉政教育课。围绕所学所获,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对照焦裕禄精神,深入开展“三问四观”大讨论及体会交流活动,使大家在反躬叩问、深学乐思、见贤思齐之中,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深度,提升了学习效果。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一次次精神洗礼、一场场实践历练,使广大党员干部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切实打牢了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提升、夯实基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海阳市把贯彻整风精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作为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动真格、开新风。各级各单位严格程序、严格标准,普遍召开了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大家不怕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起到了脸红心跳、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劲的作用。其中,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烟台市各县市区率先成功召开,得到了督导组和与会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方圆街道村级、社区层面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的经验做法在烟台市予以推广。
荡涤“四风”积弊 销号解决民生问题
群众点题,干部解题。
蹲点,是今年来海阳党员干部工作常态?!八酱尤褐谥欣矗饺褐谥腥?,只有沉下去,才能把问题抓上来。”海阳市采取蹲点调研、座谈会、网上民声、民生面对面、热线电话、报纸特刊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交办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列出计划,限期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整治,确保问题整改立竿见影、见到成效。活动开始后,全市先行推出5批包括40个部门和18个镇街区的专项整治活动。之后,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将专项整治任务予以整合,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目前,很多专项整治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四风”蔓延势头,特别是刹住了多年来反复强调但始终没能刹得住的吃喝之风,有效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实际问题。率先开展了城乡低保整治,共剔除不符合条件低保户4900户,增补错保、漏保户3200户。扎实开展“慵懒散”衙门习气整治,有31名党员干部受到通报处理,其中1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效能建设,取消涉及27个部门的92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精简环节55个,全市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28%,比法定时限提速77%。突出抓好“文山会海”整治,全市性会议比上年同期减少26%,文件精简38%。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市腾退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000余平方米;清理处置违规配备公务用车21辆,公务用车一律取消了“鲁O”号牌。严格选人用人程序和纪律,对全市62个超配科级领导职务予以清理,对全市2010年8月份以来110名提前离岗的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回岗上班,充实到后进村帮扶、城市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以及“六大指挥部”等工作岗位。
为了离群众更近些、办事效率更高些,海阳市还搭建了市民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代办中心“三级服务平台”,切实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实现了“进一扇门”、“办全部事”,农村层面开设的“赶集讲堂”,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末端,解决好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毛衫富民、改制企业养老保险等群众多年来盼而未决的事项,得以积极落实,有了初步成效。
制定完善“硬杠杠” 构建长效机制
“四风”沉疴积弊非“一日之寒”,扫除“四风”积弊、洗掉思想“灰尘”,制度是最管用的办法。
从活动一开始,海阳市就坚持用制度的卡尺对违规行为进行约束,以规则的红线为灰色地带竖起围墙,既治“地方病”、又治“流行病”;既“防风”、又“堵风”,着手建立和完善行得通、指导力强、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力求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各级各单位按照“四个回应”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废止了一些不适用的制度,制定了一批新的规范,完善了不少已有的“杠杠”。其中市委常委会班子确定了34项整改事项和48项专项整治事项,分类建立了30项制度,为转变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规范了权力运行,管住了干部行为,堵塞了滋生“四风”的漏洞。
长效机制更快、更好地发挥实效,必须有坚强的战斗堡垒做后盾。为此,海阳市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抓住薄弱环节,集中用力,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全市筛选确定了75个村级班子软弱涣散重点村庄,纳入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包村范围,选派201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因村施策,挂点整治,目前已有70个村得到成功转化?;埂罢慈褐诼獾匙橹?、争创群众满意村干部”“双争”活动,市财政每年拿出百万元以上资金,对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进行专项奖励,有效调动起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鼓励引导村“两委”干部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我保障、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部分村级组织“无人办事、无钱办事、无场所办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清风正气 催生发展动力
作风建设的成果,正转化为推动转型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建设美丽和谐新海阳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海阳市在稳增长、强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方面,始终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丁字湾、核电暨临港产业区、亚沙城二期等三大重点区域开发纵深推进;中核建二四公司、中核总东方仪控、碧桂园、保利达、海立方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齐头并进、渐成规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毛衫等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探索出一条走“信诚模式”、“抱团发展”之路,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和爆发力。海阳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经获批;连接青岛的海青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发展的载体支撑更加坚实有力。
今年承诺的67件惠民利群实事大部分已经完成;红色年代传奇大戏《大秧歌》拍摄、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修复等红色文化项目已见成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扎实有效,城乡发展更加统筹协调,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利民工程正步步得以落实。(水母网 记者 曲妍妮 通讯员 梁延军 吕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