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抗日英雄谱]“女爆炸大王”威震敌胆

民兵英雄孙玉敏

    “铁西瓜,开了花,空中飞起了大洋马,鬼子的脑袋搬了家,受伤的鬼子满地爬……”名扬全国的海阳“地雷战”,在全国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电影《地雷战》里扎着两条大辫子、长着一双大眼睛,勇敢给八路军送情报、埋地雷炸鬼子的“玉兰姑娘”的原型之一,就是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

  16岁参加妇女抗日救国会

  1940年2月12日,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他们到处建立据点,使海阳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各村纷纷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妇女抗日救国会”,举起大刀长矛,扛起土枪土炮,利用麻雀战、地雷战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
  孙玉敏,1926年出生在海阳市行村镇小滩村,16岁就参加村妇救会工作,积极拥军支前、埋雷炸鬼子。1943年夏天,驻扎在行村的鬼子突然包围了小滩村,挨门逐户地搜查登记。这时,村里正住着5位县上的地下党员,情况十分危急,惟一的办法就是穿过重围捎信给附近的八路军来解救他们。在这紧要关头,孙玉敏在脸上抹了一把黑灰就挺身而出。
  面对恶狠狠的敌人以及闪着白光的刺刀,孙玉敏镇定地应付盘问。骗过狡猾的敌人后,孙玉敏连忙飞奔几十里山路,将情报送到了区武委会邹主任手里。区中队和各村联防队的民兵立即赶到小滩村,从鬼子的“嘴”里救下了5名武工队员。

  胆大心细成“女爆炸大王”

  由于天生聪慧、胆大心细,孙玉敏很快就成为一名威震敌胆的“女爆炸大王”。那时候,上级配发的大铁雷每个近3公斤重,都是由民兵夜里挑回村里,通常每人一次能挑4颗雷。孙玉敏所在的民兵连第一次用地雷炸鬼子,是在1942年初春的一天。天刚放亮,蹲在村头的儿童团发现鬼子从行村出发了。得到信号后,民兵连一边组织群众向山区转移,一边紧急在村南北两个出口各埋设了一颗大铁雷。大约9点来钟,村南口传来一声惊天炸响。
  后来,地雷不够用了。没办法,各游击队只好从胶东军区领来硝酸氨和柴油,与木渣一道辗炒,炒出俗称“氨木炸药”的土炸药,制造石雷。但经过多次试验,土炸药的效果不好,孙玉敏她们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到敌人封锁圈外运送TNT炸药。这种炸药装进石雷后,不仅杀伤力大,而且使敌人的探雷器派不上用场。于是,石雷很快被胶东军区推广开了。
  地雷战给鬼子造成很大的杀伤,鬼子对海阳民兵恨之入骨。1945年5月,日军纠集2000余兵力窜入海阳抗日根据地企图报复。孙玉敏等民兵在五虎岭一带广泛开展地雷战。敌人刚到村头,“夹子雷”、“连环雷”便一齐开花??吹降腥吮徽ǖ盟拇μ哟?,再用土枪、土炮对准敌人开火。

  玉兰姑娘以她为原型

  1944年春末夏初,饱尝“地雷战”之苦的鬼子,恼羞成怒地对行村山区进行反复围剿扫荡。英勇的海阳民兵利用土枪、土雷与强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游击战。那段岁月到处弥漫着火药味。饿了,孙玉敏就从衣袋里摸出几片地瓜干充充饥;渴了,就饮几口山泉水。三个半月里,孙玉敏参加了近百次的大小战斗,巧妙埋设的‘铁西瓜’ 先后5次在敌群中开了花,共报销了17个鬼子。
  1948年8月,在胶东英雄大会上被评为“胶东女民兵英雄”。1949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战》在全国公映后,“玉兰姑娘”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走上海阳县民政局副局长新的工作岗位后,孙玉敏更加热心地教育下一代不忘抗战历史。她不仅经常给同事讲过去的战斗故事,还经常走进学校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教育。离休后,孙玉敏协助有关部门整理了《海阳抗日战争歌曲100首》,在海阳大地广为传唱,使广大军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来源:烟台日报记者 任雪娜 整理)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