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美丽乡村建设,受益主体是村民。在绘就生态画卷的工程中,招远市坚持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与配套功能完善并重,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升示范区的综合承载功能。
9月中旬,在招远市农工办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该市2012年生态文明示范村———朱范村。见到村庄平坦水泥路宽阔通畅,房屋墙壁粉刷一新,宛如走进了一个市区平房社区,没有丝毫农村的感觉?!按?012年,朱范村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以来,共累计投入资金509万元,实施了硬化、美化、亮化、净化、便民、平安、休闲、绿化等八大工程,村庄实现了大变样?!贝笄丶医值腊烊舜蠊ぷ魇抑魅握跃敖樯?,现在村庄不仅配套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2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还在村庄安装了120盏路灯,32间老年公寓让群众颐养天年,百姓生活的富足、舒心。
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是招远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美化过程中,该市整合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资金整合使用平台,将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国土、卫生、民政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和优惠政策,统筹使用,优先向示范区倾斜,集中力量创特色、出精品。“从2012年起到2014年,招远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拿出6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奖补,同时,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闭性妒形笔榧茄畈ń樯埽导什僮髦?,招远着重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改造示范区中的农村社区,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司法调解、村镇建设等行政审批和医疗、文化、警务、超市等便民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以此形成浓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社区村民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引导周边村群众向示范区就近生活居住、就近就业创业?!吧缜ㄉ柚?,我们按照1厅12室1大院3超市的标准建设了119处社区,其中正在建设的温家社区档次较高,实现了农村与城市接轨。”杨波介绍,该社区总投资20亿元,规划了行政办公、物业管理、幼儿园、学校、社区医院等必备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周边8个村提供公共服务,为整村搬迁改造、集中居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仅完善社区服务,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招远市也拓宽网络,完善示范区路、水、电、暖、气、信息等方面布局,将串联变成并联,将横向连接纵向?!案檬凶芴宸较蚴瞧占笆痉肚芡┧繁9┧踩?;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网络,加强雨污分流管线建设及改造;加快集中供热和燃气工程建设,逐步推行集中供热和秸秆燃气、沼气的使用;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完善供电网络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确保供电安全稳定;完善信息网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远程教育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毖畈ㄋ?,在农村蜕变中,该市统筹做好各类管线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大各类管网入地敷设力度。目前八大示范区中有四个示范区的水、暖、气已并入城市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