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文化如水,绵延醇厚,浸润无声。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近些年来,一些基层单位在弘扬传统文化时,简单地将传统文化与古文、古诗等内容划等号,这种做法不可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弘扬传统文化来推动现代文明,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靠长期地浸润。如今许多地方都建起了“文化墙”,唐诗、宋辞、汉赋什么的都上了墙,一些地方为了体现“传统”,更是乐此不彼地将简体字转为繁体字再上墙,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得“高大尚”。
传统文化上墙,本身是一件好事,凸显了对传统文化的?;び胄?,但在内容的选择上,一些地方的干部习惯了从网上下载下来之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去精雕细琢,把传统文化像一些标语一样随意拿来就用,有一些并不合适现代社会的内容也冠冕堂皇地出现了,甚至字体在繁化之后,自己也不一定认识几个,结果导致一个本来是体现文化精髓的“文化墙”变得“没文化”的尴尬局面。
在笔者看来,这种尴尬的出现,除了走入弘扬传统文化的误区之外,还与现代人的思想状态密不可分。社会在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文化变革也日新月异,我们在取得了很多新的文化成就的同时,忽略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辉煌,就如同家中的一件必须品,往往在急需要用时却总是找不到,于是只好把家中的收纳全都倒出来挨个查找,需要的不需要的全都来了,来不及存优去劣,只好贸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体学习时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痹诹硗庖淮渭逖盎嵘希智康?,“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很显然,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们不断地去创造性转化,而不是机械式的转化。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德孝、诚信、礼仪、和善文化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包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在多元文化的交锋中,只有让具有正能量、主旋律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成为主导,创造性融入现代社会文化生活,融入百姓平常生活中,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出现,并借助新媒体扩大传统文化网络宣传覆盖率、影响力,健全完善制度,让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才能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李庆盛)